國家信息中心聯合騰訊云啟動現代化城市體征評價研究
-
2021-01-08
315
1月8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蘇州峰會上,國家信息中心聯合騰訊云啟動現代化城市體征評價研究,發布現代化城市體征評價框架。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國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騰訊副總裁道峰,騰訊云副總裁羅朝亮,騰訊云副總裁李哲共同參與發布。
?
現代化城市體征評價框架通過整合多維度、多領域數據資源,實現城市經濟社會運行發展全過程的科學化、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呈現,支撐動態監測、評價評測、決策分析等城市管理流程。據悉,該框架是目前國內最大、數據維度最全的城市運行體征評價框架?;谠u價框架,騰訊云推出了覆蓋10000+監測指標的城市體征監測平臺。
?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國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以“智慧城市?讀懂城市——煥發城市生命,把握城市脈動”為題做了評價框架發布。單志廣表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十四五”時期發展的基本定位,而現代化城市正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更好地認識城市發展規律,推動城市智慧化、高質量發展變得愈發重要。
單志廣認為,以智慧城市建設推動現代化城市發展,需要回歸城市本原,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必須要讀懂城市,更好把握城市脈動,煥發城市生命。城市是一個生命體,城市像人體一樣有經絡、脈搏、肌理,城市生命體作為一個復雜巨系統,表現出顯著的生命特征,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城市是一個有機體,城市運轉過程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城市服務、城市治理、生態保護等多方面要素,它們是互相協調關聯、高度耦合。城市是一個智能體,新一代技術革命賦予城市運行更多智慧化、智能化手段,物聯網、云計算、城市智能綜合管理平臺、城市體征監測等技術手段讓城市實現科學預警、及時診斷、智慧決策、迅速響應。
本次發布的現代化城市體征評價框架基于“一個核心、五個統籌”設計理念,在充分考慮城市發展現實需求、指標指征導向性、數據可得性等基礎上,圍繞基礎設施、經濟發展、文化建設、民生服務、治理能力和生態環境6個維度29個領域,構建特征指標集,對城市運行進行全景式掃描,監測城市運行狀況并繪制現代化城市發展全息態勢圖。
其中,基礎設施維度整合城市相關數據資源,從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等領域綜合反映城市信息化設施完備度及其對數字經濟的支撐水平;經濟發展維度通過人力資本、宏觀經濟、創新業創新、數字經濟、市場監管、金融服務、招商引資與對外經貿等領域綜合反映城市經濟發展的創新活力、營商環境、數字化轉型程度、對外開放水平等;文化建設維度圍繞文化生產、文化生活、文化生態等領域綜合評估城市文化供給需求現狀、城市文旅產業發展情況。
另外,民生服務維度選擇與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教育、醫療、就業與收入、社保、政府服務、鄉村振興等領域進行測評,真實反映城市民生服務供給能力;治理能力維度從依法治市、城市建設管理、社區治理、數據資源和公共安全等領域綜合評價城市現代化治理能力體系水平;生態環境維度從環境質量、節能減排和智慧環保等領域綜合評測城市生態環境及綠色宜居水平。
現代化城市體征評價框架高度融合了政府各部門現有數據資源,能更好反映城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發展狀況,助力城市科學化規劃、智慧化建設、包容性治理與服務。單志廣也表示,現代化城市體征評價體系不僅是現代化城市運行狀態的“體檢表”、城市洞察風險的“預警器”,更是城市發展水平的“度量衡”、城市科學發展的“晴雨表”、城市民生服務的“指南針”、城市精準治理的“路線圖”。
依據現代化城市體征評價框架,騰訊云開展了城市體征監測與應用,初步建立了包含1萬多個城市體征監測指標,開發了城市體征監測平臺,綜合展現城市現代化發展水平,力求實現城市治理“眼中有圖,決策有譜,管理有術”。
據悉,目前廣州市“穗智管”城市運行管理中樞項目已選擇此套現代化城市體征評價框架,作為新型智慧城市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建設,同時形成本地特色評價指標,幫助政府決策層和管理部門更好地高效治理城市。
現代化城市體征評價框架為認識和測評城市“現代化”進程與能力水平提供了數字化、網絡化、平臺化、智慧化的新方法,是認識城市運行狀況、完善城市運行機制、消解城市決策盲區的重要依據。該評價體系的研究和發布,將引發人們對現代城市發展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關注和討論,通過把脈城市、讀懂城市、尊重城市,進而開啟現代化城市數字化轉型、智慧化升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