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固鎮縣連城鎮中心小學:專遞課堂,讓農村孩子共享高質量教育
-
2021-01-08
206
2019年年底,蚌埠市全面推進智慧學校建設項目,覆蓋全市六區三縣800余所學校,6000余個班級,通過“智慧學校建設”以及“因材施教提升”兩大工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一過程中,各校深度融合技術與教學,探索信息化產品的深度應用,涌現出一批批智慧教育建設的優秀應用范例,并形成具有蚌埠特色的教育發展新格局。

五育并舉,促進全面發展
灰白的墻瓦變身五彩的磚墻、昏暗的房間變為明亮的課堂、狹小的空地變成整潔的操場,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深入推進中,始建于1960年的固鎮縣連城鎮中心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地處偏遠、師資不佳、資源匱乏….與大多數鄉村學校一樣,這也是曾經橫亙在連城鎮中心小學面前的難題?!袄蠋焸兊拈啔v有限,再加上師資不足,想要像城市學校一樣開齊所有課程、保證課堂的深度和廣度,是一項很難完成的任務?!毙iL陸權對此深有感觸。2019年底,蚌埠市全面推進智慧學校建設項目,新技術、新手段走進了這所偏遠的鄉村小學,以平板代替黑板、粉筆,打開智慧教育之門,教學的全新篇章在連城鎮中心小學緩緩拉開帷幕。
“信息技術賦能教育,彌補了鄉村教學的不足,學生不出課堂就能看到山川大海,掌握了更多前沿知識?!标憴啾硎?,“學校建設四間智慧課堂,為教師提供優質云端資源,實現貫穿課前備課、課中授課、課后輔導的智慧教育閉環,讓教學和管理更加便捷高效?!?/p>
向著五育并舉的目標,連城鎮中心小學開始全面發力,發展學?!拔宕笾腔邸?,即智慧教學、智慧學習、智慧文化、智慧管理、智慧生活。如利用新媒體大屏、電子班牌打造“每周一詩”等,嘗試智慧文化建設;在學校門口配備了智慧測溫儀,科學開展防疫工作,落實智慧生活;在學習方面,通過智能設備,記錄學生學習數據,打造個性化學習環境,幫助學生自適應學習等。

除了硬件的完善,以課程內容為核心的“軟件”更成為學校推進智慧教育的重要抓手。在語言學習中,智慧課堂“能聽會說”的電子課本為師生們創設了標準的語言環境,學生們跟隨A.I.的發音示范進行練習,實現標準化的英語口語學習;借助信息技術,學校還打造了特色的智慧書法課程,其他科學、音樂、心理健康等常識學科的課堂上,知識多以圖文、視頻等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課堂得以擴展,學生們的積極性愈發高漲。陸權稱,”智慧課堂為學校帶來了更多、更廣闊的優質教學資源,智慧教育的模式正讓城鄉間的教育差距逐漸縮小。
城鄉一體,推進專遞課堂
12月9日,安徽省智慧學校建設應用現場會于蚌埠召開。作為現場會中唯一一所鄉村學??疾禳c,固鎮縣連城鎮中心小學展示的兩堂“專遞課堂”觀摩課備受關注。以信息技術為依托,連城鎮中心小學和高新教育集團總校第三實驗小學的學生“共聚一堂”,通過大屏幕和網絡錄播設備,讓城鄉孩子共享優質課程。
科學課堂上,兩地學生正在學習 “電是從哪里來的”,教室前方的屏幕里,是第三實驗小學的老師尹冠卿,尹老師時而講故事,時而提問互動,時而引導學生們借助手中“平板”觀看風力發電、火力發電動畫,并通過查看答題數據統計,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原先,受制于地域偏遠等因素,鄉村學校的科學課、英語課等遠沒有城市學校的資源豐富、形式多樣,但是專遞課堂的開設,讓我們找到了出口?!?陸權稱,從開始的陌生到摸索熟練,再到如今兩門學科專遞課堂的應用,連城鎮中心小學的師生們逐漸體會到專遞課堂帶來的教學便利。
對老師而言,他們可以與市區名師“面對面”交流教學方法,并在課堂實踐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養和專業教學能力;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可以通過智慧教育平臺與市區的老師與學生及時互動,高效參與課堂。
“專遞課堂為教學打開了全新的世界?!笨茖W老師梁昌杰表示,面對新穎的教學方式,不僅學生們的反應十分積極,更帶給老師許多前所未有的體會?!皩崿F優質課程資源互通的同時,我也在與市區教師的溝通交流中獲得了成長?!?/p>
“專遞課堂滿足鄉村學校薄弱學科的實際需求,對實現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标憴囝H感欣慰,他表示,下一步學校將組織老師開展專遞課堂教學研究,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全面提升教師信息素養,保障專遞課堂效果,實現常態化使用。在他看來,智慧教育是未來的趨勢,期望借助信息技術的雙翼,能夠實現教學互通、資源共享,助力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笨茖W發展基于教育,民生幸福源自教育,公平文明系于教育。向著智慧教育的未來,連城鎮中心小學還將持續發力,幫助孩子們在心里埋下理想的種子,讓鄉村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朝著夢想的彼岸,揚帆起航!